3364 亚洲的粮食危机-《大清隐龙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大的灾荒所死去的灾民甚至到了数百万上千万,而遍布全国的那些区域性的小饥荒,一次死个十万八万的天灾,都已经司空见惯了!

    政府不当回事,甚至民间的史学家都不愿意多费笔墨!

    同治十年,在史书上只有零星几笔记载了部分省府的灾荒,好像死那十多万人根本就不会影响到同治中兴的辉煌一样。

    没人在乎那十多万饿死的灾民都姓字名谁?他们是如何长大的,他们又有没有理想?父母亲人是否悲戚……这些都无所谓了。

    在统治者的眼中,死掉的不过就是数字,那都是一个个没有喜怒哀愁的行尸走肉!

    只有一个人不是这样的,那就是肖乐天,华族的元首从来都没有忽视过任何一场灾难,甚至华族到现在有全亚洲最庞大的战略储备粮系统。

    华族拥有当时世界最先进有效的赈灾体系!

    在肖乐天的堡垒计划中,粮食储备是拯救中国民心的最坚固的定海神针!

    南洋丰产的稻米,大力发展远洋捕捞业,不断扩大的军粮生产厂……华族为了粮食安全,已经不是单单的靠总量了。

    而是通过高科技保证粮食能够长久储存!

    压缩饼干可不仅仅是部队的军粮,这更是能够长久保存、方便运输的救命粮!

    重油重盐然后油纸紧密包裹的压缩饼干,保质期可以达到三年以上!

    深海捕捞的海鱼用重盐腌制,甚至采用了扶桑鲣鱼干的制作技术外表烟熏,这样的咸鱼干保质期甚至能够达到十年以上。

    还有各种各样的罐头食品都能够成为华族粮食储备的补充!

    别人或许不清楚,但是琉球的范镰老掌柜可很清楚,每年通过四海商号和米家粮行往大清国倾销的稻米,就足足把整个清朝的稻米价格往下压低了两成!

    如此多的新增量,自然缓解了清朝的粮食压力,这才让这几年满清的赈灾压力小了很多。

    可以这样说,满清所吹捧的同治中兴,其中的根基就是借了华族粮食贸易的光,是肖乐天故意放水才制造了这样的一个盛世!
    第(2/3)页